• 奉獻的腳步永不停息

    來源:內蒙古紀委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0-08-07   點擊數:

    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綠苑小區,生活着一位四世同堂的慈祥的百歲老人,他四十年如一日地義務打掃衛生,用樸實無華的言行詮釋着“雷鋒精神”,踐行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實際行動向兒孫們傳遞助人爲樂、和睦友愛的良好家風。他就是我的爺爺——現年102歲高齡的離休幹部賈連城。

    我的爺爺1919年出生在河北省灤平縣的一個小山村,1943年赴日本留學,1946年畢業於北京中華新聞學院。1949年起在北平新華廣播電臺,即後來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三反”運動時期曾在北京市節約檢查委員會工作過。由於種種原因,1961年被下放到達拉特旗吉格斯太鄉參加生產勞動,同年在當地蛇肯點素小學教書。1966年,調到達拉特旗白泥井林場工作,直到1984年離休。離休後,他老人家並沒有安逸地待在家裏享受國家的照顧,而是四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回報社會。

    老有所爲、奉獻社會

    不了解我爺爺的人經常會問,這麼大年紀了,不在家待着,每天在小區裏打掃衛生,圖啥呢?可爺爺常說:“我現在離休了,國家每個月給我這麼多錢,我什麼都不做的話會覺得愧疚,對不起國家給我的待遇。只要我還能動,就要爲社會做一點兒貢獻。”每天,他都一手拿着小鐵鍬,一手拿着掃帚在小區裏清掃垃圾,而且專門清掃小區裏的衛生死角,並自詡爲“衛生死角管理員”。

    爺爺用自己的行動感動着周圍的羣衆,小區物業主任張國新說:“賈大爺自從住進我們小區就一直關心小區的環境衛生。多少年來,不管刮風下雨,他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服務於小區居民,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身邊的活雷鋒。”他走到哪裏就掃到哪裏,眼睛總是盯着影響市容的垃圾,看到了就馬上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裏,真到了癡迷的程度。有時候,有人邊走邊隨手丟垃圾,他就跟在後面撿起來,用行動來教育感化那些不講公德的人。很多不知情的人都誤把他當成是小區的清潔工。

    2013年夏天,爺爺由於不慎摔倒導致股骨頸骨折,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叔叔和姑姑們建議他和單位商量派車以方便往來醫院,爺爺卻說:“我都是離休的人了,不要給公家再添麻煩了,你們有時間就開車接送我,沒有時間就打車去吧。”手術後,家人都希望爺爺能夠在家裏多休養一段時間,畢竟年紀大了,做了這樣的手術對身體也是一種傷害。然而當他的身體剛剛恢復不久,當時已經97歲高齡的爺爺又一次義無返顧地拿起了自制的垃圾袋和小掃帚,他清瘦矍鑠的身影再一次出現在小區居民的視線中。

    開始時有些鄰裏們對爺爺的這種行爲很不理解,覺得他就是在做做樣子,搞搞噱頭,秀一秀。有人甚至把他貼到公共廁所和小區內外牆角處不要隨意便溺的提示隨手撕掉。然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爺爺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自己的決心。漸漸的,身旁的風涼話少了,公共廁所的衛生有了明顯的改善,小區門口牆角處時常散發的由於人們隨意便溺產生的惡臭也減輕了。這時,人們才開始感受到原來這個不起眼的老人所做的這些不起眼的工作對大家的生活竟然會產生如此巨大的積極影響。

    這些“工作”爺爺一做就是四十年,住平房時他會把整個胡同及周邊的衛生負責起來,搬到樓房裏,他又把整個小區衛生死角的打掃負責起來。時間與地點的變化沒有改變他打掃衛生的熱情。這些常人看起來平凡到極點甚至有些人覺得上不了臺面的小事,他卻雷打不動地堅持了四十年,用他三分之一的人生爲我們詮釋了什麼是老有所爲,什麼是雷鋒精神。

    老有所學、惠己育人

    除了打掃公共衛生外,爺爺每天必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學習、讀書看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爲什麼這麼回答”“這個詞用英語怎麼說”……很難想象這些問題是出自一位百歲高齡的老人口中。“年老不意味衰老”“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老年人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爺爺將這些平凡樸實的話語貼在牆上,日日勉勵自己老有所學,將“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做了很好的注解。

    在爺爺家裏,隨處可見的是滿牆的剪報、照片,還有爺爺自己寫的一些簡語、格言。涉及時政、環保、健康、先進人物、政策、法律法規等各種類別的大大小小的剪報、照片布滿了家裏每一面牆。每當社會上發生重大事件,他都第一時間讓消息“上牆”,並對其給予關注。如汶川地震發生之後,爺爺每天都及時關注媒體的消息,並在第一時間讓我們將他的捐款送到單位,此次疫情也不例外。同時,爺爺的剪報牆也是家族內部教育的一個“基地”,他特意將夫妻恩愛、鄰裏和睦、社會和諧的信息摘出來讓前來探望他的晚輩瀏覽,從中學習爲人之道。此外,爺爺與奶奶這對伉儷攜手走過的70多年的婚姻,也是家人及鄰裏 “家庭和諧”的楷模,可惜親愛的奶奶於2017年(享年95歲)永遠的離開了她的摯愛,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給我們留下的是傳承多年的家訓“夫妻八互原則”,即:互愛、互敬、互勉、互慰、互讓、互諒、互助、互信。這也爲我們後輩子孫樹立了一個良好家風。

    堅持清掃公共衛生,堅持學習對於爺爺來說都是快樂的事情。他經常快樂地說:“現在的生活多麼好啊,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這些老人不愁喫不愁穿,還能每天幹我想幹的事,我可高興了,我得好好的活着。”

    黨的十八大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調研時曾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於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個人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化爲精神追求,外化爲實際行動,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劉雲山同志在《求是》雜志中指出,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具體的,必須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動員人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三個倡導”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爲準則,進而增強自覺奉行和日常踐行的能力。爺爺家裏的剪報牆上貼着不少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簡報,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他沒有那麼多的長篇大論去誇誇其談,只是默默地堅持着自己多年來助人爲樂、服務鄰裏的信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質內容。爺爺曾獲得鄂爾多斯市委組織部、老幹局頒發的“全市離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第二屆達拉特旗助人爲樂道德模範榮譽稱號;榮登2019年度鄂爾多斯好人榜入選名單;榮登2020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好人榜入選名單。這些榮譽對爺爺來說只是冰山一角,在他身上還有許多代名詞,諸如:堅韌、執着、善良、直爽、忠厚、豁達、節儉等等都是值得我們終生學習的!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面對漫長的時光洪流,人的一生就仿佛是滄海一粟,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而在這個瞬間裏,一個人離退休以後的日子就顯得愈發短暫和珍貴。如何在離休後的有限時光裏,活出精彩自我,讓夕陽熠熠生輝,讓晚年生活在人生的畫布上留下美麗、濃重、絢麗的顏色?爺爺用樸實無華的的言行,踐行着自己的理想,他的離休生活,如同燦爛的晚霞,豐富多彩,發出了熠熠光輝!(伊金霍洛旗紀委監委)

    看镜子看我怎么把你给c哭的,中国A级毛片免费观看,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